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意識型態與政治思潮專題
Seminar on Ideologies and Political Thought 
開課學期
99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國家發展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洪鎌德 
課號
NtlDev5218 
課程識別碼
341 U831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上課時間與地點請參閱本所網頁。
限碩士在職專班生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先介紹當代各種主義,再分別引導學生認識最具影響力之政治思想家。
 

課程目標
介紹當代最具影響的意識形態:自由主義、社會主義、生態主義、女性主義、保守主義等,及哈伯瑪斯、包曼、紀登士等人的政治學說。
 
課程要求
出席及參與
學生必須就一項主義及一位思想家的學說做深入鑽研與報告
出席率佔10%
平時報告佔30%
學期書面報告佔60%


第1週 課程說明:引論
第2週 意識形態的興起
討論17世紀法國思想家A, D, de Tracy使用ideologie一詞及拿破崙、馬克思等人的批評(2.1; 4.1; 17a.1; 32.1)

第3週 當代重大的幾種意識形態
討論當代最重要的八種主義,以及何以不把資本主義、殖民主義、帝國主義、納粹主義、法西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列入之原因(1.1; 17a.1)

第4週 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
討論種族、民族、社群的不同意涵,特重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對歷史與傳統的依恃,以及民族國家在今日世局分攘下扮演的特色(1.2; 13; 17a.2; 17a.6; 24.3; 24.7)

第5週 自由主義與自由民主
從宗教改革與英、法、美自由與民權的成長,看待民主政制建立發展之境況,兼論洛克、孟德斯鳩、托克維與穆勒學說學說之影響(1.4;8.14; 24.2)
第6週 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
從烏托邦社會主義到號稱「科學的社會主義」之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,甚至其後西馬、新馬、後馬的發展歷程(11;12;17a.4;17a.5; 24.4)

第7週 女性主義與生態環保主義
分析自由派、社會主義派、馬克思主義派的女性主義及其主張,兼述生態主義與環保概念的綠黨政綱(15;17a.8;17a.9; 24.9)

第8週 基本教義與恐怖主義
伊斯蘭基本教義的崛起與擴張,兼論恐怖主義對21世紀歐美資本主義社會的脅迫(14; 17a.7; 24.11)

第9週 意識形態的終結?
從1960年代貝爾等倡說「意識形態的終結」談到Francis福山的「歷史終結」(24.12; 25.1;25.2)

第10週 諾錫克起碼的國家之理論
諾錫克把自由主義推向放任的自由主義(libertarianism),他主張國家權限所小到最低、最起碼的地步(3.4;17a.3)

第11週 哈伯瑪斯審議民主的探討
哈伯瑪斯強調溝通之必要,現代社會在保障文化價值、合法規範與人格成長。審議民主在落實人權的尊重、言說倫理(discursive ethics)的建立與法治、正義的申張(9.8; 30; 31)

第12週 紀登士全球化與第三條道路
紀登士在批判馬克思歷史唯物論之餘,主張在左、右兩派競爭僵持之情況下,為中道之落實走出第三條路(3.6; 3.7; 26; 27; 28; 29)

第13週 卜地峨論人才傑出與社會地位
在討論階級、階層之不平等以外,卜地峨指出象徵階級資本主義之形體資本對個人在社會上地位、聲望、份等更為重要,是故重新詮釋社會中人人之地位、或「傑出」,成為政治社會學的新課題(3.3; 22; 23)

第14週 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
杭亭頓試以冷戰後世局新衝突焦點─文明的較力─為立論起點,探討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世局紛攘不安的緣由(8.6; 8.7; 33)

第15週 杜赫尼的集體行動論
論述社會行動與社會運動對社會建構之關係(12.7;30.1)

第16週 當代意識型態批判者對馬克思主義之評析
討論福科、哈伯瑪斯、紀登士、布希亞、卜地蛾對馬克思思想,特別是唯物史觀之批評(12.13;25;28)
第17週 包曼的後現代社會與政治
討論知識份子「立法」-廣義的立法包括社會與國家各階層的管理方式、規範-建立工作(12.14)
第18週 意識型態是否終結?未來政治思潮的趨向:結論
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指定閱讀
(1)洪鎌德2004《當代主義》、(2)洪鎌德2006《當代政治社會學》、(3)洪鎌德2004《法律社會學》、(4)Fatwell R. et.al.1999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y

參考書目
江宜樺
1. 1998 《自由主義、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》,台北:揚智。

洪鎌德
2. 1995 《新馬克思主義與現代社會科學》,台北:森大。
3. 1998 《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—當代尖端思想的介紹》,台北:揚智。
4. 1999 《21世紀社會學》,台北:揚智。
5. 1999 《當代政治經濟學》,台北:揚智,2004年再版。
6. 1999 《從韋伯看馬克思》,台北:揚智。
7. 2000 《人的解放─21世紀馬克思學說之新探》,台北:揚智。
8. 2001 《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》,台北:揚智,二版,初版1997.
9. 2001 《法律社會學》,台北:揚智,2005再版。
10. 2004 《西方馬克思主義》,台北:揚智。
11. 2004 《當代主義》,台北:揚智。
12. 2006 《當代政治社會學》,台北:五南。
13. 2007 《從唯心到唯物:黑格爾哲學對馬克思主義的衝擊》,台北:人本。
14. 2007 《黑格爾哲學的當代詮釋》,台北:人本。
15. 2009 《人本主義與人文學科》,台北:五南。
16. 2009 《當代社會科學》,台北:五南。

蕭全政
17. 1994 《政治與經濟的整合》,台北:桂冠。再版

蘇永欽
18. 2002 《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》,台北:元照。
許登源
19. 2000 《政治經濟學批判論文選集》,台北:作者自刊。

英文部分
Armstrong, Karen

20a. 2000 The Battle for Goods, New York:Alfred A. Knopt

Bourdieu, Pierre
20b. 1984 Distinction: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, London: Routledge & Kegan Paul.
21. 1994 Practice, Class and Culture: Selected Essays, Cambridge: Polity.

Eatwell , Roger & Anthony Wright (eds.)
22. 1999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, London and New York :

Fukuyama, Francis
23. 1992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, New York: Free Press.

Giddens, Anthony
24. 1977 Studi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, London: Hutchinson.
25. 1981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, vol.1: Power, Property and the State, London: Macmillan.
26. 1985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, vol.2: The Nation-State and Violence, Cambridge: Polity.
27a. 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: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, Cambridge: Polity.
27b. 2000 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, Cambridge, UK. Polity Press.


Habermas, Jurgen
28. 1993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: Remarks on Discourse Ethics, Cambridge MA: MIT Press.
29. 2003 Vergangenheit als Zukunft, 華文翻譯 《作為未來的過去》,章國鋒譯,台北:先覺出版社。

Heywood , Andrew
30. 1998 Political Ideologies: An Introduction , Houndmills and London : Macmillan,2nd edition.

Huntington, Samuel
31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, New York: Simon & Schuster.
Nozick, Robert
32. 1974 Anarchy, State, and Utopia, Oxford: Blackwell.
33. 1989 The Examined Life, New York: Simon and Schuster.

Smith,Anthony D.
34. 1998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:A Critical Survey of Recent Theor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, London and New York:Routledge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